人物简介:陈国鹏,中共党员,3200威尼斯vip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2018级博士生。研究方向为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系统光能高效利用,以第一和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,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。参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,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。博士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、校级优秀研究生、一等学业奖学金、三等学业奖学金、校级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等多项荣誉与奖励。即将赴哥本哈根大学留学深造。
平台赋能,助力成长
陈国鹏师从王小春教授,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,锻炼了严谨的科研思维、扎实的试验技能,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。跟随导师的研究方向,陈国鹏将博士论文研究课题定为“带状间作玉米单侧弱光环境介导糖转运提升叶片光合性能的机理”,从光合产物合成和转运的角度,系统阐述了间作玉米单侧弱光环境下,强光叶片光合性能提升的生理生化机理,深入解释了边际优势理论,丰富了间作种植系统光资源高效利用理论。这一成果的收获之路是坎坷的,三年间陈国鹏也曾历经反复试验、多次户外试验地失败。但在导师和团队成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精心指导下,以及学院优质的科研平台、先进的实验室条件有力支持下,他不断地进行试验和探索,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。
“穷理以致其知,反躬以践其实。”习近平总书记期许“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,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。”陈国鹏无疑是这一要求的积极践行者。他积极学习掌握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核心技术,先后在四川省仁寿、金堂、新都、平昌等区县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,进行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十余次。他认为“每一次技术服务也都是对自己知识应用的检验”。
“我很庆幸在这样优质的平台里深造,老师们对我总是鼓励鼓励再鼓励”,在今年申请留学时,课题组内有留学经历的老师,热情地对他的个人简历、研究计划进行指导修改。团队内的留学生陪他练习口语,一起进行模拟面试,最终他成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,收到世界排名34的哥本哈根大学留学邀请信。
源于热爱,持以达之
硕士毕业后的陈国鹏本来有一份收入不错且稳定的工作,但相对于从事的工作,他更喜欢科研。“人尽其才,学以致用,攀登科研高峰,潜心致力学问,投身农业实践,献身中华农事,让我更加心驰神往。”最终,陈国鹏选择辞职,回到学校攻读博士学位。
在未知领域探索,迷茫无助是必然,试验失败是应然,田间试验还要“靠天吃饭”。三年来,陈国鹏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时间,从早上八点半准时进入实验室,一直忙碌到夜里十一二点是常事。陈国鹏每天用刷手机视频的频率博览中外文献,像照顾孩子般的细心认真观察田间试验。田间试验地的一举一动都让这位博士生牵肠挂肚。从博一刚开始的信心满满,到博二的迷茫怀疑,再到博三的豁然开朗,陈国鹏依靠的是那份对科研的热爱,“从来好事需多磨,是自己对这份事业的热爱,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意志,让我坚持了下来。”面对失败,陈国鹏已泰然,面对意外,陈国鹏已欣然。
“读博锻炼了我的身心,让我拥有了一颗更为强大的内心,这是前行的基石和底气。未来,我将继续从事农业科研工作,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中,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。”陈国鹏成功的背后源于不断地坚持和不停息的热爱。“理想现实一线隔,心无旁骛脚踏实;谁无暴风劲雨时,守得云开见月明。”陈国鹏心怀感激,未来的他也将时刻铭记川农大学子的使命与担当,兴中华之农事,为祖国三农事业的磅礴画卷染色着彩!